普通光學測量顯微鏡的構造主要分為三部分:光學部分,機械部分、照明部分
光學部分:目鏡,物鏡
機械部分:機身支架,載物臺,調焦系統(tǒng),物鏡轉換器
照明部分:集光鏡,聚光鏡,光源
測量顯微鏡最基本的部件有:目鏡,物鏡,機身支架,載物臺(工作臺),調焦系統(tǒng),物鏡轉換器,集光鏡,聚光鏡,光源
等組成。
b.顯微鏡的放大倍率
顯微鏡的放大倍率是由目鏡倍率乘以物鏡倍率所得而成。
顯微鏡放大倍率=目鏡倍率*物鏡倍率
生物顯微鏡目鏡最大倍率為16X,生物顯微鏡物鏡最大倍率為100X,所以目前顯微鏡的最大倍率為1600X(在顯微鏡
行業(yè)里X代表放大倍率的意思)
c.顯微鏡鏡頭
顯微鏡鏡頭主要就是:目鏡和物鏡
與眼睛觀察接近的鏡頭稱為目鏡
與被觀察體接近的鏡頭稱為物鏡
★常規(guī)生物測量顯微鏡目鏡為10X,也有16X目鏡(因其分辨率并沒提高,所以意義不大,使用的并不多)。
常規(guī)體視顯微鏡目鏡:10X,20X,15X,25X
我們顯微鏡目鏡上或技術參數(shù)目鏡欄會看到10X(φ18)
的標識 。其代表意義為:
10X 代表10倍放大功率
φ18 代表目鏡視場直徑為18MM
直徑越大,可視范圍越大,大的可達φ26MM。
★生物顯微鏡物鏡:
生物顯微鏡的最主要技術核心點就是物鏡的好壞,它對顯微鏡的觀察效果起到?jīng)Q定性的作用。
從成像原理上可分成:有限遠物鏡和無限遠物鏡。
從成像效果上可分為:消色差和平場消色差。
消色差物鏡:由于不同波長光線通過光學玻璃材料的折射角度是不同的,在光學零件中所走的路徑也不同。因此,同一
物點發(fā)出的白光(可見光譜段光線)經(jīng)過光學系統(tǒng)后不能成為一個白色像點,而產生色彩,此現(xiàn)象稱為“色差”。“色
差”現(xiàn)象會影響光學系統(tǒng)的成像質量,必須清除此現(xiàn)象。采用消除“色差”設計方案的測量顯微鏡物鏡即為“消色差物
鏡”。
平場消色差物鏡:一個平面標本通過一般的消色差物鏡所成的像并非是一個平面,而是一個曲面。因為光學系統(tǒng)會產生
“場曲”,使像面發(fā)生彎面,即中心區(qū)清晰,周邊成像會有彎曲,變形現(xiàn)象。采用消除“場曲”光學現(xiàn)象,使成像面場